巧妙设立规矩,还要考虑个体差异

孩子对待规矩的态度,因个体差异而不同。有的孩子“从善如流”,情商比较高的他们,非常乐意配合家长制定的规矩,他们把新的规矩,视若新的挑战,并不会感到压力。而有的孩子,比较晚熟,叛逆精神强,规矩对他们来说太过压抑,不论对的错的都要尽力反抗。

这两种孩子,就不能用同样的规矩来要求。同样是同龄的孩子,他们的个体差异强烈。现在社会上的二胎家庭越来越多,家长应该有所体会。同样是一个妈妈所生,孩子的性格差别却会很大,成长进程也大不一样。即便是双胞胎,表现出来的差别性也大于共同点。

那么这时候,我们要怎么办呢?对不同孩子树立同样的规矩,显然是不科学的,父母应该遵循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”的方法。爱静的孩子,父母就要鼓励他玩;爱闹的孩子,父母就注重培养他的独处能力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规矩之间的差异性。

朋友生了一对龙凤胎,全家人喜出望外,照顾孩子格外上心。不知不觉,他们就从小婴儿长成了大孩子。外人看两个孩子俏皮可爱,却又性格迥异,就问朋友是否对待两个孩子一视同仁,会不会差异性地对待他们?他们在生活中所遵守的规矩,是不是一样的呢?

我的朋友听完问题,给出了一个搞笑的答案。她说对待这兄妹俩,就好像一个是亲生,一个是领养。有些规矩是通用的,但更多的时候,需要观察这两个孩子身上的不同,避免走进教育误区。

就拿吃饭来说吧,这是孩子们每天都要做,并且需要做三次的事情,兄妹俩究竟有什么不同呢?说来有趣,哥哥是个急性子,每次吃饭狼吞虎咽,不管吃什么饭菜,就如急行军一般。他如此急躁,很容易吃出问题来,伤了肠胃。所以父母就给他制定了“细嚼慢咽”的规矩,要求他吃饭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。

而妹妹呢,则天生就是慢吞吞的性子,在吃饭上尤其如此。她像个美食家,从小就知道品味食物的味道。因此,她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离开饭桌的。没办法,爸爸妈妈就让她适当地加速,避免她养成拖拉的习惯。

就这一件很小的事情,已经能看出这两个孩子极端的差别。而性格有差异的人,自然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。

父母要有明辨是非的眼睛,也要在心里放置一把衡量的尺子。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,规矩必然应该有所差异。在学习与工作上,我们成年人被同样的标准要求着,那是因为社会的竞争不会顾及个体的差异。而处于成长中的孩子,不应该被不恰当的规矩改变,或被压抑情绪。规矩是用来反对孩子的放任自流,而不是操纵孩子们。没有规矩,孩子们会被“随意”蒙住了眼睛。父母不能嫌麻烦,而失去对孩子的耐心教养。

面对孩子的个体差异,父母应该用不一样的规矩来约束。现在二胎家庭越来越多,必然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。我们明白了孩子的个体差异,也并非万事大吉。拥有独生子女的家庭,还要适时改变规矩,因为孩子处于不同的成长过程中,身心发生了改变,甚至性格也会变得迥异。

童年时期,孩子是可爱无忧的,父母制定的规矩既不能过于苛刻,又不能太过书面,要保持执行力。

少年时期,孩子开始寻求内外的平衡,跟家长的关系也日渐疏离,这时候父母制定的规矩要侧重理解与尊重。

叛逆时期来临的时候,孩子已经不容易被规矩束缚住,这时候家长要适当地从树立规矩变成讲规矩,否则会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。

我们小时候总是教孩子保持警惕心,不要跟陌生人说话。那么等他步入校园,步入社会,标准也会因此而改变。陌生人经过沟通,也就变成了朋友。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方面,但也是成长和生活中的缩影。不要抗拒孩子成长的如期而至,父母要学会改变。孩子是聪敏的,他们会顺势而为,也会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
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身上,都有无数的闪光点。再仔细看看,那正是不同规矩带来的蜕变。生命的精彩,就在于家长的随机应变。你们,做好准备了吗?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